“百亿级”产业园,泡沫破了

Connor 火必交易所 2025-11-12 2 0

偌大的园区内,只有2022年建成的2栋厂房,大片空地都处于闲置状态,空旷冷清。建成的厂房内,多个楼层空空如也。目前只有5家企业入驻,其中4家还是小微企业,有的企业工人还不足10人。

11月6日,《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在位于湖南省耒阳经济开发区的童车产业园内走访时,看到了上述场景。这与近年来当地高调宣传的“计划总投资约59亿元,规划占地2000亩,旨在建设‘百亿级’童车产业园”等内容差距极大。

耒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由衡阳市代管,总面积近265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10万,是湖南省面积最大、城市人口最多的县级城市。

近日,这个县级市被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耒阳市不顾当地实际规划建设童车产业园,夸大数据,虚报产值”。

通报称,由于耒阳市不具备童车产业集聚发展条件,未经充分研究论证,支撑条件不足、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童车产业发展远不及预期。耒阳市多次在内部材料和媒体上夸大宣传已有60余家企业入驻投产,正在建设全省名副其实的“童车小镇”,并连续多年虚报产业园产值。2024年产值仅2165万元,税收25.7万元,企业用工不到100人,数据虚假问题突出。

耒阳市委常委、耒阳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斐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25年6月20日,湖南省委第四巡视组向耒阳市委反馈巡视情况时,就指出了童车产业园存在的问题。“巡视反馈后,我们就在抓紧整改,争取早日整改到位。”

“百亿级”产业园,泡沫破了

目前,在耒阳童车产业园内,仅建成2栋厂房。摄影/本刊记者 周群峰

打造“童车产业园”

在耒阳市打造童车产业园的过程中,耒阳籍民企老板张清河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他曾被当地媒体称为“童车产业园项目牵头人”。

当地媒体称,1997年,张清河离开家乡,到广东中山谋求生计,在台资企业经历了十多年的积累与拼搏后,张清河踏出了自己创业的第一步。

周斐说,当时,张清河在中山做童车护栏等产业,在耒阳经济开发区也租了厂房做配套。近年来,湖南省持续开展“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系列活动,耒阳作为煤炭枯竭型城市,面临转型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张清河想回耒阳发展,并摘牌了约55亩土地,其中已建成的两栋厂房约占19亩。“他想带动耒阳发展童车产业,企业入驻后可以租他的厂房,后来,慢慢就被喊成了‘童车产业园’。”

展开全文

耒阳市也愿意打造这个童车产业园。湖南本地媒体曾报道,当时国内童车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近年来,受土地、劳动力等成本快速上升的影响,东南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梯度转移步伐加快。2018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就包括衡阳市。

耒阳市经全面考察调研、综合分析研判,决定将童车产业确定为主导产业,打造集“供、研、产、销”于一体、产业链配套齐全的“童车小镇”产业园,建成之后年产值将超100亿元。

耒阳市对童车产业园实施区域成片开发规划,重点规划建设一大批童车工厂、一个童车广场和一处童车公园,把童车工厂、童车广场、童车公园、贺家河和创新创业园打造成集工业旅游(体验旅游)、工厂购物等为一体的特色“童车小镇”。用周斐的话说,该项目是按照婴童用品立项的。

据了解,童车产业园最初计划总投资约59亿元,规划占地2000亩,分三期建设:一期建设投资9亿元,用地300亩;二期建设投资20亿元,用地700亩;三期建设投资约30亿元,用地1000亩。一期以同乐堡实业、尚婴、方多三家企业童车厂房建设为主,二期、三期以中山第一步儿童用品、中山湘莱儿童用品等30家龙头企业及童车上下游企业、营销团队、物流仓储中心建设为主。

确实有企业被当地描绘的前景吸引来。2021年12月10日,耒阳经济开发区举行中山童车项目集群落户耒阳签约仪式,中山市尚婴日用品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5亿元的建设童车产业园相关项目;中山市方多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下称“方多科技”)签订了总投资1亿元的建设童车标准厂房项目。据当地媒体报道,这些企业从考察到签约,仅用了1天时间。

不过,招引来的民企发现,当地的宣传和实际情况存在差距。方多科技一位负责人王晓军(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此前,耒阳官方来中山招商引资时,说当地营商环境非常好,该项目的前景也非常乐观,所以我们信心十足,就参加了这次签约仪式。”

方多科技之所以当时想投资建设该厂房项目,王晓军说,是因为根据耒阳官方招商时描绘的前景,该司预判未来会有很多童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该产业园,方多科技就想建厂房租给他们。

他表示,为了建厂房,方多科技花费19万元左右找人设计好了厂房效果图。“后来我们看到,很少有企业入驻该产业园,产业园的实际情况与当地的宣传也有很大出入,我们就决定不再拿地,放弃了在耒阳的投资计划。”

2024年10月,当地媒体报道称,在同乐堡实业带动下,已有63家童车产业上下游企业入驻耒阳经济开发区抱团发展。这篇报道还引用一位时任耒阳市委主要领导调研时的话,强调“要以如芒在背、如坐针毡的紧迫感责任感抓产业促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做优童车等产业”。

然而一年后,耒阳童车产业园被中央通报。实际上,根据周斐提供的数据,目前耒阳童车产业园共有5家企业入驻,其中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的同乐堡公司属于规上企业,另外4家为小微企业。同乐堡公司就是2019年张清河在耒阳成立的。

“百亿级”产业园,泡沫破了

“百亿级”产业园,泡沫破了

“百亿级”产业园,泡沫破了

上图:同乐堡公司现仅有60余名工人。

中图:在同乐堡公司附近有大片土地,仍处于闲置状态。

下图:耒阳童车产业园厂房内有的楼层空空如也。

本版摄影/本刊记者 周群峰

心理落差

作为被耒阳寄希望成为童车“龙头企业老板”的张清河,现在也正面对自己的“心理落差”。

张清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创办同乐堡公司后,他在摘地、建厂房等各方面,投资累计已有1亿元。天眼查显示,目前,同乐堡公司已是被执行人并被限制高消费,张清河也被限制高消费。

张清河称,其个人银行卡也处于冻结状态。而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同乐堡公司在耒阳多家银行贷款共计3000多万元,出现逾期所致。

此前,当地对外宣传称,耒阳市把扶优培壮童车产业列入经济工作的重点,正在加大招商力度,厚植发展优势,积极对接系列儿童产品制造企业;对童车项目建设给予政策倾斜;对童车产业项目在立项、土地审批、工商注册上一路绿灯,为童车产业快速发展“筑巢”。

不过,在张清河看来,耒阳作为一个县级市,金融机构的贷款权限有限,超过一定额度,就需要衡阳市审批,贷款程序烦琐而艰难。

还有企业表示,在耒阳摘牌拿地后,政府却迟迟未能交地。

湖南东来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林(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其公司与耒阳经济开发区签约,花800多万元摘下了童车产业园接近35亩的土地,土地证等也都拿到了。但没想到,时至今日,当地一亩地也未能交付。“我们公司底子还厚一些,如果是一般企业,可能会因这次投资垮掉了。”李林称。

不过,周斐对上述两种说法都表示了否认。关于企业反映在耒阳融资难的问题,周斐称,耒阳市对落户企业的发展非常关心,政府每年都会开银企对接会,希望金融机构可以降低利率支持企业发展。“但对企业来说,出现融资难问题,主要还是与其生产经营困难导致金融机构不愿为其贷款等因素有关,而政府无权强行要求金融机构放贷。企业反映的这种问题并非普遍性问题。”

关于企业反映的至今没有被交付土地问题,周斐表示,前期所有招拍挂手续都已经走完,不存在没交地的问题。“不排除该企业资金紧张,或担心建好厂房后会出现闲置等问题,拿地后迟迟未开工建设的情况。”

张清河说,他为了家乡发展,近年来出面吸引了12家母婴产品企业入驻其厂房。但是因为相关配套不成熟等,很多企业后来还是离开了。同乐堡公司员工最多时达到300多人,因市场不景气,裁员后现在仅有60多人。

为什么有些企业来耒阳考察后未能落户耒阳?周斐认为,原因有多方面:比如有的是奔着张清河来的,但看到张在耒阳的发展没有起到龙头带动作用,就打了退堂鼓;还有的认为,耒阳在童车产业的聚集方面没有想象的那么好。此外,广东中山等地曾想把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或技术含量不高的企业迁往内地,但因为面临经济压力,当地加大安商力度,期望留住这些企业,这也让一些原本有意向来耒阳的企业未能成行。

“从情怀上面,返乡投资创业,我无怨无悔。但情怀不能当饭吃,从做生意角度讲,我肯定是后悔的。但不管怎么样,我还是希望耒阳的营商环境可以变得越来越好,少喊一些口号,多一些落地的优惠政策,真正扶持民企发展。”张清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我们最大的压力是转型”

这些年,耒阳一直在尝试转型。

耒阳曾是湖南省最大的产煤基地,已探明矿产45种,其中煤炭可采储量达5.6亿吨。耒阳市内煤炭开采及相关产业曾长期占据全市经济半壁江山,煤炭税费是当地财政的“重点户”。2007年,耒阳市财政收入8.19亿元,其中煤炭税费收入4.26亿元,占比超过一半。

从2008年开始,我国启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战略,分三批确定69个城市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耒阳位列其中。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世界性难题。时任耒阳市市长蒋云良提到,要培育接续产业、治理被破坏的环境不是一天两天、一年两年就能解决的,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12年,耒阳整合关闭了很多煤矿,对当地的直接影响是财政收入少了五六亿元,此外还造成对运输等间接行业的影响,因此推进产业转型,还需要国家继续加大支持力度。

多年过去了,2024年,耒阳GDP为518.5亿元,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72.18亿元、147.15亿元、299.17亿元,不过,当地仍在为经济转型探索路径。

“我们现在最大的压力是转型,但转型需要龙头企业,没有龙头企业(带动),(转型)比登天都难。”耒阳市一位副市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耒阳已在经济发展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在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当地提到,当地产业结构还不够优,产业链条较短,产品附加值较低;财政收支难以平衡,政府债务化解压力仍然很大。

耒阳市财政局在2024年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计划中,也提到目前存在的问题。比如,可用财力严重不足,地方税收短收明显,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较年初预算目标短收3400万元,财源建设有待提升;主体税收地方部分占地方税收比重提升幅度、制造业税收地方部分占地方税收比重提升幅度、骨干税源企业户数等指标同比下滑较为明显。

自2021年起,耒阳市着手构建“211+X”产业框架:“2”即以先进制造和循环经济为主要领域,两个“1”即以纸品和童车为特色产业,“X”即以其他产业为补充。

在202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当地提到,完成工业投资199.65亿元,增速17.6%。金隆再生、丰隆环保、中核钽铌、富轩泰等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中集新材华南区域营运中心成功落户,铭昇环保科技稳产稳供。纸品产业园加快建设,新引进纸品企业8家。17家煤矿正常生产,其中省属煤矿12家、地方煤矿5家,生产煤炭213万吨。

在这些产业之外,耒阳还尝试过做大做强红薯粉皮产业。上述受访副市长说,耒阳盛产优质红薯和深加工产品。前些年,他曾想找当地几名有实力的煤老板投资该产业,“这样既能帮他们转型,还能带动乡村振兴”。

“当时300亩生产基地都规划了,几个煤老板也有这个意愿,他们把红薯做成龙头产业后,就会慢慢带动全市红薯产业。但我们没想到,发生了‘11·29耒阳煤矿透水事故’,导致该计划受到影响。”这位副市长说。

2020年11月,耒阳市源江山煤矿发生重大透水事故,造成13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3480余万元。事故发生后,65人被追责,其中涉事煤矿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等16人被公安机关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现在耒阳也只是有些小作坊式的企业在做红薯粉皮,没能打造出国内知名品牌的产业。”上述副市长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耒阳市政协委员张乐(化名)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从“全国百强产煤县”坠入资源枯竭型城市行列,从曾经的“湖南十强县”到被周边县市逐渐赶超,耒阳的轨迹是资源依赖型城市转型困境的缩影。

在周斐看来,这次被中央通报不一定是坏事。因为,可以让耒阳通过反思变得务实,不能没有考虑清楚就蛮干。他认为,耒阳现在已经达成共识,认识到布局产业应该注重链式发展思路,更需要充分考虑地方的基础条件和资源禀赋,要基于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发展产业。企业来了以后,政府还要做好全周期的服务。

近年来,周斐到广东中山、河北平乡、江苏昆山等地考察学习当地的童车产业,很多事情让他感触颇深。他举例称,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河北平乡就发展童车产业,现在已经打造成“中国童车之都”。“这说明,做产业需要漫长的时间积累和培育过程,不可急于求成。”

张清河也说,没有哪个地方是天生具备发展某个产业的条件的,都需要漫长的培育过程。“拿母婴企业来说,分为五金、塑胶、布类、包材四大类。发展好这些门类都需要一定时间,此后才可以形成产业链。”

周斐表示,在童车产业园的整改方面,耒阳计划从不同方面分类整改:对已经落户耒阳的童车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助力其发展;对一些签过约但未落户的企业,要前往拜访,争取将他们请回耒阳;对一些来耒阳考察过的企业,要继续联系接触。“如果切实可行,未来该产业园不仅有童车,还会扩展到整个婴童产业。同时,我们会通过研究相关政策,盘活闲置的厂房和土地。”

耒阳市委一位官员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整改要做到实事求是,如果通过整改,这个产业园可以继续,就继续做下去,如果确实不适合就不做。”

上述副市长表示:“这次整改对耒阳是一次契机,让我们反思、梳理转型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从而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找到一条适合耒阳发展的转型之路。”

10月31日,衡阳市委书记刘越高主持会议时强调,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排查整治,对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全面整治整改。同日,耒阳市委书记张润槐主持会议时强调,要树牢正确政绩观。要严防统计造假,筑牢“不敢造假”的防线、扎紧“不能造假”的笼子、营造“不想造假”的氛围。

评论